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 讀後感
坊間關於十字軍東征的歷史都是西方觀點所寫成的作品,本書則從阿拉伯人的立場描寫這段歷史,薩拉丁的故事與最後的結論是本書的菁華。對於阿拉伯人來說沒有十字軍東征這種事,只有法蘭克人東侵。作者阿敏‧馬洛夫黎巴嫩基督教家庭出身,後來移民到法國。全書引用阿拉伯人記載的史料,所以比較偏向阿拉伯人,不過並沒有寫得過於偏頗,作者在結論的部分也有描寫法蘭克人的優點,看完就知為何十字軍東征以後的歷史歐美國家會變強,伊斯蘭教陣營每況愈下。
十字軍東征的起因
拜占廷帝國的衰弱
原本面對東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都是由拜占廷帝國頂住,曼齊刻爾特會戰之後拜占廷帝國元氣大傷,加上拜占廷帝國內亂,搞得亞洲的領土都被塞爾柱土耳其奪走。拜占廷皇帝阿雷克斯為了收復失土,決定向西歐國家求援。
西歐人口過剩
西歐人口過剩才會有人願意響應教宗聖戰的號召,封建制度只有長子有繼承權,其餘貴族們則希望能夠得到新的領地當領主。
中東地區軍閥割據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中東地區此時並沒有統一的強大政權,像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巴格達的哈里發就像周天子一樣只是名義上的領袖,各地處於軍閥割據的混亂狀態。
法蘭克人的擴張
「不是法蘭克人太狡猾,而是伊斯蘭陣營太無能」是這段歷史的最好描述。
每個人都知道團結力量大,實際上每個組織都會鬧分裂。法蘭克人與拜占廷人既聯合又鬥爭,法蘭克人自身也分成好幾個派系。偏偏穆斯林陣營內鬥的風氣更兇,民族可以分突厥人、阿拉伯人、庫德族人、波斯人.....,教派又可以分遜尼派與什葉派,同種族之間殺得更激烈,每個地區的軍閥不容許兩個太陽,勝利者都會殺光有可能會搶位置的親戚。
法蘭克人是外來政權,他們只有打贏才能夠生存下來,穆斯林陣營彼此早就水火不容,自然穆斯林陣營節節敗退。穆斯林陣營有時也會與法蘭克人結盟,有段歷史巴格達的蘇丹出動中央軍想要消滅敘利亞的法蘭克人,結果敘利亞上的法蘭克人與穆斯林陣營反而都團結起來對付中央軍,敘利亞的軍閥們都知道如果中央軍打贏法蘭克人了,他們自己也會被消滅,可見對軍閥來說宗教只是幌子,個人的利益絕對大於一切。
穆斯林的逆襲
法蘭克人勢力擴張到一定程度之後,穆斯林陣營開始有強大的力量出現對抗法蘭克人。有首領發現「民氣可用」,利用穆斯林民眾憤怒的力量反擊法蘭克人的勢力。
從贊吉、努哈丁到薩拉丁克復聖城耶路撒冷為集其大成,薩拉丁的故事是本書精華。
薩拉丁 一生傳奇
埃及改變薩拉丁的一生,法蘭克人與穆斯林雙方陣營在敘利亞地區僵持不下,此時埃及的政局混亂,雙方陣營都想要佔有埃及,埃及成為第二戰場。
薩拉丁原本只想在敘利亞作戰,人性都只想留在自己家裡,奈何軍令如山只好跟隨叔父夏庫冒險遠征埃及。
夏庫是薩拉丁軍事上的導師,在埃及作戰能夠勝利,很得力於夏庫的行軍速度,夏庫的軍隊移動很快,奇襲常有良好的效果。
夏庫的死是個歷史謎團,古代重要人物的突然死亡都是一個問號?夏庫有很大的機率死於暗殺。
夏庫死後,薩拉丁突然「黃袍加身」絕對不是偶然的事情,不可能薩拉丁突發奇想就能夠變成領導者,幕後必然有一股力量有一群人支持薩拉丁成為埃及領袖。
薩拉丁與努哈丁的情況像是《三國演義》孫策與袁術的關係,袁術借兵給孫策平定了江東,孫策就割據江東獨立了。
薩拉丁成為埃及的領導之後,最大的敵人反而是原本的長官努哈丁,薩拉丁怕與努哈丁見面會被矮化,對於努哈丁一直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努哈丁當然知道薩拉丁翅膀長硬了想玩什麼把戲,薩拉丁的父親是薩拉丁的政治導師,薩拉丁始終不願意與努哈丁公開兵戎相見,此外派遣軍隊佔領葉門給自己留一條後路,薩拉丁知道時間對自己有利,果然就撐到努哈丁先掛掉了。
本書對於薩拉丁是幾乎一面倒的溢美之詞,軍事上薩拉丁有幾次失敗的戰役,書中都略而不提。
戰爭方面薩拉丁該做的事情還是都有做,薩拉丁並沒有宋襄之仁,該殺的人薩拉丁還是會果斷殺掉,比較起來薩拉丁有仁義精神,薩拉丁不會為殺而殺,
電影《天國王朝》的劇情與史實有很大的差距,卻完美地展現出薩拉丁的仁義精神,十字軍攻下耶路撒冷之後立刻展開大屠殺,薩拉丁攻下耶路撒冷之後,並沒有大開殺戒,原本要求贖金最後付不出贖金的窮人們還是被釋放了。
薩拉丁除了品德高尚之外,幸運指數也很高! 薩拉丁能夠躲過阿薩辛派的暗殺,在同個時代也存在很多強勁的對手,這些對手不是早死、意外死亡,要不然就是國內有事無法全力與薩拉丁一戰。
最重要的哈丁之戰,薩拉丁賺到對手陣營出了個腦殘雷諾德當領導,讓薩拉丁圍城打援作戰計畫成功,最後能夠以較少的代價克復耶路撒冷。
阿薩辛派
阿薩辛派是歷史上有名的刺客組織,書中引用史料描寫阿薩辛派防不勝防的暗殺行動,阿拉伯人的史料指稱阿薩辛派與法蘭克人有勾結是偏頗之詞,阿薩辛派就算是十字軍領袖也照殺不誤,不論暗殺對象的陣營屬性。
刺殺能夠改變歷史,無法改變歷史潮流。阿薩辛派刺殺政府高官讓當時的人感到恐慌,能夠改變歷史,歷史的潮流受到集體意識影響,刺客不可能殺光全部人,無法改變歷史潮流。
蒙古西征插曲
蒙古西征與十字軍東征是十二世紀世界史上的兩件大事,本書主題在於十字軍東征,只有用一個章節描寫蒙古西征。
十字軍東征與蒙古西征的戰爭等級完全不同,十字軍東征的作戰雙方像是兩個綁匪集團互相綁架對方的貴族,然後要求贖金,戰爭是貴族階層的事情。從蒙古西征可以看出蒙古軍隊有組織有紀律戰爭規模龐大,蒙古西征是真正的戰爭而不只是綁架索討贖金。
蒙古人的出現讓法蘭克陣營與穆斯林陣營的鬥爭減緩,卻無法扭轉法蘭克人勢力逐漸衰弱的趨勢。
特異獨行的腓特烈二世
薩拉丁是穆斯林陣營的特異人士,之後豋場的腓特烈二世是法蘭克陣營的異端。
腓特烈二世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透過外交與談判的手段得到耶路撒冷。最妙的是本書有提到雙方領袖的想法,耶路撒冷是當年薩拉丁血戰之後才換來的,若是都沒有抵抗就直接交給腓特烈二世,埃及蘇丹阿卡邁爾會沒有面子不好向其他人交代,雙方就有默契地演了一場戲讓耶路撒冷和平轉移。
腓特烈二世能夠看出戰爭的本質,大家的真正目的都是為了錢,錢才是最厲害的武器。
法蘭克人短空長多
十字軍東征最後結局法蘭克人全部被趕回老家,結局對於西方陣營是短空長多。十字軍東征的失敗,讓西歐國家開始轉往西方發展,才會有日後的大航海時代。法蘭克陣營從穆斯林陣營學到醫學、科學......回去西方,讓自己能夠進步提升。
阿拉伯人弱化
作者認為阿拉伯人的民族性已經改變,抵抗法蘭克人的主要領袖沒有一個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的弱化是環境造成的,原本阿拉伯人騎駱駝在沙漠中生活,飢寒起盜心艱困的環境會讓人有侵略性,後來阿拉伯人征服了一大片土地成為統治者,飽暖思淫慾的結果民族性就會改變。如同滿清入關前八旗戰力最高,入關之後生活腐化,與吳三桂作戰的時候只能以綠營為主力。
制度
作者在書中提到法蘭克人與穆斯林相比政局相對穩定多了,關鍵在於法蘭克人有「制度」。
法蘭克人在中東把西歐的莊園制度搬過來用,莊園制度將人民分為國王、騎士、農民與奴隸。每個階級有每個階級的權利與義務,在這個制度之下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國王不能看一個騎士不爽,就把騎士全家滿門抄斬。法蘭克人同樣會內鬥,大家會想要當國王,但失敗的一方還是貴族,國王比較不會把貴族給滅了。
法蘭克人有制度,所以國王要是出意外死亡、戰死或病死,貴族們會互相推舉出新的國王,政局變動影響不大。
穆斯林陣營的鬥爭是贏者全拿,輸的人有全家被殺光的可能性。只要領導者一死亡,政爭就會興起一陣腥風血雨,國家土崩瓦解的機率很大。
人權
在法蘭克人統治的地區搞封建制度,就算是穆斯林居民都有一定的人權,國王不會任意強制徵收人民的財產。穆斯林居民只要有繳稅,國王不會刻意刁難民眾。
學習
這一點是日後西歐國家強大的關鍵,法蘭克人在很多地方不如伊斯蘭教國家,但法蘭克人願意學習,作者指出許多人法蘭克人來到中東地區之後願意學習阿拉伯語言,伊斯蘭教國家的人民卻不願意學習法蘭克人的語言,故步自封的結果造成日後伊斯蘭教國家無法進步。
基本教義派
書中有段內容提到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有腦袋瓜卻無宗教信仰,
一種是有宗教信仰卻無腦袋瓜的人。
所謂基本教義派說直白就是「腦殘」,每個國家都會有基本教義派分子,他們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以民族或宗教為標準。
在書中作者沉痛地指出就算到了現代,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依然存在,基本教義派造成社會動盪阻礙國家進步。
在台灣對於這段內容比較難以理解,要了解這段內容只能用想像。想像佛教成為台灣的國教,規定全國人民開始吃全素。基督教徒美江成為總統,為了避免靈魂轉移,美江要燒死所有的同性戀。偏激閩南族群政黨執政,規定只有閩南人才是真正的台灣人,水果在田裡爛光光也不要賣給中國人吃、中國是敵國所以取消雙方的直航......。
這些荒謬絕倫的事情在台灣不會發生,因為台灣有基本教義派可是人口不夠多,在中東地區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可不同!在那邊基本教義派民眾夠多,只要愚弄足夠的人就可以用少數綁架多數的方法統治一個國家。看土耳其與埃及兩個國家都發生軍方與基本教義派的對抗的情況,許多民眾害怕基本教義派政黨,只能支持獨裁的軍方勢力。
作者的祖國黎巴嫩也是一個真實案例,黎巴嫩長期處於內戰的狀態,「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作者只能用腳投票從黎巴嫩搬到法國住。
要減少基本教義派的人數,唯一的方法是「教育」。
十字軍東征的起因
拜占廷帝國的衰弱
原本面對東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都是由拜占廷帝國頂住,曼齊刻爾特會戰之後拜占廷帝國元氣大傷,加上拜占廷帝國內亂,搞得亞洲的領土都被塞爾柱土耳其奪走。拜占廷皇帝阿雷克斯為了收復失土,決定向西歐國家求援。
西歐人口過剩
西歐人口過剩才會有人願意響應教宗聖戰的號召,封建制度只有長子有繼承權,其餘貴族們則希望能夠得到新的領地當領主。
中東地區軍閥割據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中東地區此時並沒有統一的強大政權,像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巴格達的哈里發就像周天子一樣只是名義上的領袖,各地處於軍閥割據的混亂狀態。
法蘭克人的擴張
「不是法蘭克人太狡猾,而是伊斯蘭陣營太無能」是這段歷史的最好描述。
每個人都知道團結力量大,實際上每個組織都會鬧分裂。法蘭克人與拜占廷人既聯合又鬥爭,法蘭克人自身也分成好幾個派系。偏偏穆斯林陣營內鬥的風氣更兇,民族可以分突厥人、阿拉伯人、庫德族人、波斯人.....,教派又可以分遜尼派與什葉派,同種族之間殺得更激烈,每個地區的軍閥不容許兩個太陽,勝利者都會殺光有可能會搶位置的親戚。
法蘭克人是外來政權,他們只有打贏才能夠生存下來,穆斯林陣營彼此早就水火不容,自然穆斯林陣營節節敗退。穆斯林陣營有時也會與法蘭克人結盟,有段歷史巴格達的蘇丹出動中央軍想要消滅敘利亞的法蘭克人,結果敘利亞上的法蘭克人與穆斯林陣營反而都團結起來對付中央軍,敘利亞的軍閥們都知道如果中央軍打贏法蘭克人了,他們自己也會被消滅,可見對軍閥來說宗教只是幌子,個人的利益絕對大於一切。
穆斯林的逆襲
法蘭克人勢力擴張到一定程度之後,穆斯林陣營開始有強大的力量出現對抗法蘭克人。有首領發現「民氣可用」,利用穆斯林民眾憤怒的力量反擊法蘭克人的勢力。
從贊吉、努哈丁到薩拉丁克復聖城耶路撒冷為集其大成,薩拉丁的故事是本書精華。
薩拉丁 一生傳奇
埃及改變薩拉丁的一生,法蘭克人與穆斯林雙方陣營在敘利亞地區僵持不下,此時埃及的政局混亂,雙方陣營都想要佔有埃及,埃及成為第二戰場。
薩拉丁原本只想在敘利亞作戰,人性都只想留在自己家裡,奈何軍令如山只好跟隨叔父夏庫冒險遠征埃及。
夏庫是薩拉丁軍事上的導師,在埃及作戰能夠勝利,很得力於夏庫的行軍速度,夏庫的軍隊移動很快,奇襲常有良好的效果。
夏庫的死是個歷史謎團,古代重要人物的突然死亡都是一個問號?夏庫有很大的機率死於暗殺。
夏庫死後,薩拉丁突然「黃袍加身」絕對不是偶然的事情,不可能薩拉丁突發奇想就能夠變成領導者,幕後必然有一股力量有一群人支持薩拉丁成為埃及領袖。
薩拉丁與努哈丁的情況像是《三國演義》孫策與袁術的關係,袁術借兵給孫策平定了江東,孫策就割據江東獨立了。
薩拉丁成為埃及的領導之後,最大的敵人反而是原本的長官努哈丁,薩拉丁怕與努哈丁見面會被矮化,對於努哈丁一直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努哈丁當然知道薩拉丁翅膀長硬了想玩什麼把戲,薩拉丁的父親是薩拉丁的政治導師,薩拉丁始終不願意與努哈丁公開兵戎相見,此外派遣軍隊佔領葉門給自己留一條後路,薩拉丁知道時間對自己有利,果然就撐到努哈丁先掛掉了。
本書對於薩拉丁是幾乎一面倒的溢美之詞,軍事上薩拉丁有幾次失敗的戰役,書中都略而不提。
戰爭方面薩拉丁該做的事情還是都有做,薩拉丁並沒有宋襄之仁,該殺的人薩拉丁還是會果斷殺掉,比較起來薩拉丁有仁義精神,薩拉丁不會為殺而殺,
電影《天國王朝》的劇情與史實有很大的差距,卻完美地展現出薩拉丁的仁義精神,十字軍攻下耶路撒冷之後立刻展開大屠殺,薩拉丁攻下耶路撒冷之後,並沒有大開殺戒,原本要求贖金最後付不出贖金的窮人們還是被釋放了。
薩拉丁除了品德高尚之外,幸運指數也很高! 薩拉丁能夠躲過阿薩辛派的暗殺,在同個時代也存在很多強勁的對手,這些對手不是早死、意外死亡,要不然就是國內有事無法全力與薩拉丁一戰。
最重要的哈丁之戰,薩拉丁賺到對手陣營出了個腦殘雷諾德當領導,讓薩拉丁圍城打援作戰計畫成功,最後能夠以較少的代價克復耶路撒冷。
阿薩辛派
阿薩辛派是歷史上有名的刺客組織,書中引用史料描寫阿薩辛派防不勝防的暗殺行動,阿拉伯人的史料指稱阿薩辛派與法蘭克人有勾結是偏頗之詞,阿薩辛派就算是十字軍領袖也照殺不誤,不論暗殺對象的陣營屬性。
刺殺能夠改變歷史,無法改變歷史潮流。阿薩辛派刺殺政府高官讓當時的人感到恐慌,能夠改變歷史,歷史的潮流受到集體意識影響,刺客不可能殺光全部人,無法改變歷史潮流。
蒙古西征插曲
蒙古西征與十字軍東征是十二世紀世界史上的兩件大事,本書主題在於十字軍東征,只有用一個章節描寫蒙古西征。
十字軍東征與蒙古西征的戰爭等級完全不同,十字軍東征的作戰雙方像是兩個綁匪集團互相綁架對方的貴族,然後要求贖金,戰爭是貴族階層的事情。從蒙古西征可以看出蒙古軍隊有組織有紀律戰爭規模龐大,蒙古西征是真正的戰爭而不只是綁架索討贖金。
蒙古人的出現讓法蘭克陣營與穆斯林陣營的鬥爭減緩,卻無法扭轉法蘭克人勢力逐漸衰弱的趨勢。
特異獨行的腓特烈二世
薩拉丁是穆斯林陣營的特異人士,之後豋場的腓特烈二世是法蘭克陣營的異端。
腓特烈二世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透過外交與談判的手段得到耶路撒冷。最妙的是本書有提到雙方領袖的想法,耶路撒冷是當年薩拉丁血戰之後才換來的,若是都沒有抵抗就直接交給腓特烈二世,埃及蘇丹阿卡邁爾會沒有面子不好向其他人交代,雙方就有默契地演了一場戲讓耶路撒冷和平轉移。
腓特烈二世能夠看出戰爭的本質,大家的真正目的都是為了錢,錢才是最厲害的武器。
法蘭克人短空長多
十字軍東征最後結局法蘭克人全部被趕回老家,結局對於西方陣營是短空長多。十字軍東征的失敗,讓西歐國家開始轉往西方發展,才會有日後的大航海時代。法蘭克陣營從穆斯林陣營學到醫學、科學......回去西方,讓自己能夠進步提升。
阿拉伯人弱化
作者認為阿拉伯人的民族性已經改變,抵抗法蘭克人的主要領袖沒有一個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的弱化是環境造成的,原本阿拉伯人騎駱駝在沙漠中生活,飢寒起盜心艱困的環境會讓人有侵略性,後來阿拉伯人征服了一大片土地成為統治者,飽暖思淫慾的結果民族性就會改變。如同滿清入關前八旗戰力最高,入關之後生活腐化,與吳三桂作戰的時候只能以綠營為主力。
制度
作者在書中提到法蘭克人與穆斯林相比政局相對穩定多了,關鍵在於法蘭克人有「制度」。
法蘭克人在中東把西歐的莊園制度搬過來用,莊園制度將人民分為國王、騎士、農民與奴隸。每個階級有每個階級的權利與義務,在這個制度之下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國王不能看一個騎士不爽,就把騎士全家滿門抄斬。法蘭克人同樣會內鬥,大家會想要當國王,但失敗的一方還是貴族,國王比較不會把貴族給滅了。
法蘭克人有制度,所以國王要是出意外死亡、戰死或病死,貴族們會互相推舉出新的國王,政局變動影響不大。
穆斯林陣營的鬥爭是贏者全拿,輸的人有全家被殺光的可能性。只要領導者一死亡,政爭就會興起一陣腥風血雨,國家土崩瓦解的機率很大。
人權
在法蘭克人統治的地區搞封建制度,就算是穆斯林居民都有一定的人權,國王不會任意強制徵收人民的財產。穆斯林居民只要有繳稅,國王不會刻意刁難民眾。
學習
這一點是日後西歐國家強大的關鍵,法蘭克人在很多地方不如伊斯蘭教國家,但法蘭克人願意學習,作者指出許多人法蘭克人來到中東地區之後願意學習阿拉伯語言,伊斯蘭教國家的人民卻不願意學習法蘭克人的語言,故步自封的結果造成日後伊斯蘭教國家無法進步。
基本教義派
書中有段內容提到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有腦袋瓜卻無宗教信仰,
一種是有宗教信仰卻無腦袋瓜的人。
所謂基本教義派說直白就是「腦殘」,每個國家都會有基本教義派分子,他們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以民族或宗教為標準。
在書中作者沉痛地指出就算到了現代,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依然存在,基本教義派造成社會動盪阻礙國家進步。
在台灣對於這段內容比較難以理解,要了解這段內容只能用想像。想像佛教成為台灣的國教,規定全國人民開始吃全素。基督教徒美江成為總統,為了避免靈魂轉移,美江要燒死所有的同性戀。偏激閩南族群政黨執政,規定只有閩南人才是真正的台灣人,水果在田裡爛光光也不要賣給中國人吃、中國是敵國所以取消雙方的直航......。
這些荒謬絕倫的事情在台灣不會發生,因為台灣有基本教義派可是人口不夠多,在中東地區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可不同!在那邊基本教義派民眾夠多,只要愚弄足夠的人就可以用少數綁架多數的方法統治一個國家。看土耳其與埃及兩個國家都發生軍方與基本教義派的對抗的情況,許多民眾害怕基本教義派政黨,只能支持獨裁的軍方勢力。
作者的祖國黎巴嫩也是一個真實案例,黎巴嫩長期處於內戰的狀態,「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作者只能用腳投票從黎巴嫩搬到法國住。
要減少基本教義派的人數,唯一的方法是「教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