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淘汰 中國歷史上的毀人遊戲 讀後感

      《逆淘汰》的主題是劣幣逐良幣,作者程萬軍。 作者以中國歷史故事為案例,指出歷史上劣幣逐良幣的情況,作者的文筆流暢讀者可以輕鬆讀完,作者認為達爾文主張優勝劣敗,然而真實生活中卻一再出現劣幣逐良幣的情況。這點作者誤解達爾文的意思了,達爾文的原意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 達爾文可沒有說強者生存,恐龍很強最後恐龍還不是絕種了。很強的人在不適應的環境下生活也是要滅亡,泳技再怎麼好的人,坐上鐵達尼號也是會被淹死,個人是渺小的,環境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環境決定什麼物種可以生存。


個性者出局


蘇東坡的官場際遇說明派系的重要性,蘇東坡無黨無派,新黨與舊黨的人都討厭他,結果升官沒有他的份,一有鬥爭就會找上他,因為他不屬於任何派系。作家史式在書中點出了蘇東坡的困境,蘇東坡頭腦很好,頭腦很好就能夠看出很多東西,以蘇東坡耿直的個性會把這些事情說出來,就會造成得罪人的情況。


就算是在職場也是會有派系的存在,加入派系就像是壓寶押對寶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壓錯了就前途無亮。 民主時代會出現沒有派系的人反而會出頭的情況,前任彰化縣長阮剛猛當初就是在沒有任何派系背景的情況下獲得縣長提名,因為當年彰化兩大地方派系僵持不下,沒有派系背景的人反而最後能夠出頭。


重心越低越穩定


主角是馮道與解縉,馮道低調做人所以能夠長命百歲,解縉鋒芒畢露介入明朝的皇位鬥爭,最後英年早逝 。


馮道這人在五代十國的歷史中是個奇特的人物,歐陽修批評馮道總是在政權輪替的時候一直投降,沒有所謂的氣節。個人比較支持作家史式的觀點,五代十國亂成一團,政權輪替有如家常便飯,根本沒有必要替那些軍閥們付出寶貴的生命。整體而言馮道還算是正面評價的人物,他所打交道的對象大多是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馮道馴獸師的角色可是不好當的,要是一個不小心馮道自己就會身首異處,馮道讓契丹皇帝沒有亂殺人更是大功德一件。


作者寫得最好的一段是評析馮道遇到主管,不倒翁馮道遇到玩主李存勗、人渣石敬瑭、暴君耶律德光、病夫劉知遠、庸主郭威都能夠過得很好,只有遇到英主柴榮馮道才過得不順,可見環境與領導有很大的關係,柴榮就是不喜歡馮道比較圓滑的個性,並不是說誰好誰壞單純就是理念不合,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衝突,馮道想要維持現狀忍辱偷生然而柴榮是英雄。


馮道圓滑的個性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馮道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犯顏直諫,差點惹上了殺身之禍讓馮道有了改變,可見人是會變的生物。


作者認為「領導向你徵求意見,其實是希望你沒意見」是個發人深省的句子,明成祖問解縉該立誰當繼承人,解縉說得太多了,才子解縉的悲劇在於解縉未能了解伴君如伴虎。解縉以為明成祖重用他,實際上就如同作者所言才子在皇帝的眼中也只是戲子並沒有什麼地位。


偽而優則仕


主要討論德與才的問題,對於領導來說德才兼備的人難尋,作者認為經常領導寧願用又紅不專的人,而不願意用專而不紅的人,導致有才能的人被埋沒。


中國歷史上西漢以孝廉取士,導致許多偽君子的誕生,西漢最後被偽君子王莽消滅,是對孝廉取士的一大諷刺。東漢末年曹操看出了這個缺點,曹操用人重才不重德,然而用有才無德之人長久下來還是會出問題。劉備托孤給諸葛亮,魏帝也托孤給司馬懿,最後產生不同的結果,就是諸葛亮有德司馬懿無德,司馬懿無德不能完全怪他,在魏國的政治環境下,司馬懿不搞政變很有可能死的就是他自己。


魏延與王平兩種不同的人物,作者支持魏延認為蜀漢政權埋沒了魏延這個人才,而重用王平這個只知防守的庸才。本人是不贊成作者的看法,歷史上魏延與王平在蜀漢都獲得重用,只是魏延喜歡說大話的個性與蜀漢務實的政局風氣格格不入,作家李則芬先生在《世界戰爭全史》中對於魏延評論得很好,諸葛亮死後魏延與楊儀之爭若非曲在魏延,楊儀是殺不了魏延的。王平對應的人物應該是馬謖,王平是在街亭之戰之後才獲得重用,一個將領有沒有能力不是看他打勝仗的時候,反而要看他打敗仗的時候,街亭之戰蜀軍「將不顧兵,兵不顧將」, 建置都被打亂了,只有王平一軍臨危不亂,撤退的時候井然有序證明了王平的實力,自然王平會得到重用。


魏延與王平都是人才,然而他們都因為有明顯的缺點而限制他們的發揮,魏延的弱點在人際關係,王平則是學歷不高,人際關係與讀書是很重要的。


讓鴨子去爬樹


李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才能,然而若是無法適才適用,就會變成毀人遊戲,作者稱之為讓「鴨子去爬樹,猴子去游泳」。


歷史上最慘烈的教訓就是宋徽宗,他是個好畫家但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最後禍國殃民遺臭萬年,「什麼都會,就是不會當皇帝」 是宋徽宗最好的形容詞。



渾者通吃


渾者算是耍流氓的意思,扶蘇、胡亥、楊勇、楊廣、李建成、李世民是主角,中國歷史傳位以嫡長子為主,也發生過長子被奪位的情況。胡亥、楊廣、李世民都是幹掉自己的大哥奪位,後世對於三人的評價可是大大不同 ,差別在於唐太宗李世民在在政治軍事上有傑出的表現,李世民執政之後也開始編造大量的假歷史,例如建成、元吉 在飲料中下毒要毒死是世民之類的謊言,玄武門之變秦王李世民是自衛反擊戰。


戲劇中常出現反派角色改邪歸正的情況,怪的是反派角色奔向光明之後反而變弱了,經常最後為了救主角而戰死。歷史上也有相同的情況,作者認為渾者就要渾到底,若是想要改邪歸正,最後反而是死路一條。北齊的祖珽是個例子,祖珽當到宰相之後想要改邪歸正,下場當然就是被以前的同志幹掉,祖珽為何想要改邪歸正是一個謎? 猜想祖珽是個聰明人,他已經看出大家再繼續這樣惡搞下去,國家會滅亡沒有人會有好下場,然而皇帝與祖珽以前的同志們是沒有遠見的小人,不可能支持祖珽的想法。


一紅就死


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和張弼士是主角,紅頂商人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胡雪巖被鬥倒主因還是因為押錯寶,捲入清末的湘淮政爭。張弼士會有好下場的原因主要在於張是國際化經營,張在海外還有很多產業,可見商業一定要多角化經營,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紅頂商人的影響力越來越強,會被政治力打倒的可能性較低,看郭台銘他們過得多好啊!胡雪巖不幸生在清末,若是胡雪巖是現代的紅頂商人會過得好好的。


大嘴者死


彌衡、孔融、楊修是主角,對應現代的人物是李敖、李遠哲或是一些愛打嘴炮的名嘴學者。現代民主社會有言論自由,在古代社會李敖和李遠哲這些人是不會有好下場。 第一個原因是忠言逆耳,第二個原因作者有寫出來,平庸的領導反而愛面子,只有英明的領導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有過改之無過則嘉勉對方敢說真話 。平庸的領導比英明的領導多很多,自然彌衡不會有好下場。


不如裝二


裝二是裝傻的意思,平庸的領導都不喜歡部下太聰明怕被取而代之,傻的部下是不可能取代自己的。作者以李岩與劉宗敏為例,李自成喜歡大老粗劉宗敏而不喜歡足智多謀的李岩,歷史上司馬懿是裝傻成功的案例之一。


作者一針見血的指出,裝傻的人可以過得很好,造成一個民族反智的現象,道家與儒家都主張愚民政策。中國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每天過的都是愚人節,諸葛亮與岳飛北伐中原不能成功,主因在於上有庸君,受到儒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影響。讓諸葛亮和岳飛無法推翻他們的領導實現他們的心願。


方孝儒的部分作者寫得很好,小時候看到方孝儒的故事都被方孝儒的忠心耿耿所感動,後來產生懷疑「方孝儒這樣做真的好嗎?」作者在書中說出了答案,朱元璋本身就是奪取天下的大盜,方孝儒只是為了盜孫對抗盜子,方孝儒自己得到了忠心的美名,然而方孝儒被誅十族,女眷全部成為官妓,這樣做一點都不值得!


贏在內室


內室指的是皇帝身邊的人,作者以宋徽宗旁邊的高俅,胡亥的趙高和明熹宗的魏忠賢為代表,再怎麼廢物的人只要與皇帝關係好都會得到重用,並且排擠真正有實力的人。秦末章邯的背叛就是被趙高逼反的,章邯如果打敗仗會被追究責任會被殺,章邯如果打勝仗趙高嫉妒章邯的功勞,章邯還是會被殺,贏也是死輸也是死,章邯如果不叛亂就是腦殘。魏忠賢弄倒孫承宗和袁崇煥,可以說是明朝滅亡的元兇之一。


功在告密


若是主管喜歡聽纏言,有人想聽就自然會有人講,告密風氣就會盛行。歷史上商鞅變法、漢武帝、武則天、朱元璋、雍正時期告密風氣盛行,作者沒說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


看見告密者有好下場,認真做事的人沒有好下場,眾人自然會開始互相告密,告密盛行的組織團隊必定「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因為一有小錯就會被檢舉,最後根本沒有人會想做事了。


無為勝有為


曹振鏞與林則徐是明顯的對比,「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環境下,曹振鏞「多磕頭,少說話」可以過得很好,林則徐則是被放逐邊疆。曹振鏞已經看出了道光是庸主,他也只是採取對自己有利的措施,林則徐就是看不出這點想要做一番事業,鴉片戰爭輸了就成為道光皇帝的代罪羔羊。


林則徐是清官,反鴉片毒害國民,在歷史上有正面的評價。作者認為林則徐犯了錯誤,林則徐低估了英國的戰鬥能力,沒想到大清的軍隊是如此不堪一擊! 作者說得很對林則徐有失誤之處,然而林則徐為國為民的精神仍是值得後人學習的。


陰柔勝陽剛


中國官場一向都是陰柔勝陽剛,作者認為鴉片戰爭之後陰柔遇到了剋星。其實當時的情況就像電影中地球人遇到外星人侵略的情形。不論陰柔和陽剛都是打不贏老外的。


逆淘汰止於自食其果


長期劣幣逐良幣的結果會如何? 歷史已經給了明確的答案就是滅亡。被逐走的良幣必定會加入別的組織,只要千里馬遇到伯樂,良幣所組成的組織必定會消滅劣幣所構成的組織,關鍵還是在於每個組織的領導有沒有慧眼識英雄的能力,領導決定一個組織的環境,環境決定什麼生物會活下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異世界NTR web版第三章 觀後感 喧賓奪主 ,反派實力過強

泛而不精的我被逐出了勇者隊伍 web第三章 觀後感 菲莉真能打; 露娜超爽der

持有縮小技能的D級冒險者,與聖女結婚並加入勇者團隊 漫畫 01-04 觀後感 大我與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