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挑擔不吃力 學術界並沒有想像中好過
前一陣子研究所實驗室聚餐,大家交換近年來的工作情況。本來心中認為學術界比較輕鬆好過,聽了大師姊的狀況就知以前是我想的太天真,產業界很辛苦,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學術界也有學術界的困難。
研究所的朋友們沒有人考公務員當官,畢業後依據工作性質可分為三個種類。第一種是走入產業界當工程師,第二種是進入研究單位工研院、資策會、中科院這類帶有公家機關官方色彩的性質,第三種則是繼續在學術界生活,當講師升副教授然後再升教授。
原本內心很瞧不起工研院,工研院出來的人在業界的風評不怎麼好,因為在工研院很爽很輕鬆,工研院不可能會倒閉像是公家機關沒有業績壓力,聽說五點下班停車場就只剩下幾台車子 。
然而在新公司的工作經歷有一天讓我恍然大悟,以前自己拿工研院與業界相比較根本是「張飛打岳飛」,研究單位怎麼可以與產業界相比? 兩者根本是不同性質的東西。
新公司與上一家公司是完全相反的公司,新公司有用一些招式節省經費,住鐵皮屋不用花裝潢的費用,不發個人用的電腦員工自己買電腦, 一人多用節省經費,我是RD,結果我沒有辦法只有寫程式,還要裝電腦、採購買料、聯絡廠商、有時候開會、打電話、寫郵件一天就這樣過去了,根本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寫程式, 因為是在產業界工作,我們是「生財的工具」, 公司要想辦法榨乾我們的勞力,但結果必定會造成沒有創新的情況,太忙太累了怎麼可能會有心思胡思亂想? 一有機會就想睡覺休息。
工研院、資策會、中研院這類型的研究單位就剛好相反,想要有新發明一定都是要在比較輕鬆自在的環境,才有可能電光一閃想出新的東西,所以研究單位一定要比較自然放鬆。
在學校的學術單位沒有業界壓力那麼大,學術成果可以天馬行空不切實際,業界就不可以這樣,做出來的產品就是要實用可以賣錢。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上次聚會聽大師姊說了很多,總結一個字還是「錢」的問題擺不平, 才會有很多糾紛,許多表面上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學術單位就有很多計畫案要申請,像什麼國科會計畫的,每個計畫案經費可都是一大筆錢。在學術單位要活到老學到老,業界就比較有可能「一招鮮,吃遍天」會一種技術就可以用好幾年。
比較起來還是在研究單位工研院、資策會、中科院工作會比較好,在研究單位的唯一缺點則是太過輕鬆工作能力會退化,如果以後想轉行到業界會很辛苦,變成只能一輩子在研究單位。
業界最辛苦,但賺大錢的機會比較多。業界還有一個優點,業界比較無法亂搞,因為敢亂搞就會招來立即而且致命的危險。 爛人想在業界存活比較難,研究機構與學術單位可以有不切實際的東西出現,業界就一定要賺錢才能活下去。
留言
張貼留言